浏览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照片列表。这些历史图像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之前、期间和之后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正式宣布成为总理后,阿道夫·希特勒随即离开莱赫绍夫旅馆 (Hotel Reichshof),德国人正在为此欢呼。拍摄地点:德国,柏林,拍摄时间:1933 年 1 月 30 日。
此处展示的贵重物品由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德国看守从囚犯那里查抄,后来由美军在解放该集中营之后找到。拍摄地点:德国,布痕瓦尔德,拍摄时间:1945 年 4 月之后。
《毒蘑菇》的某一页。这张照片显示了尤利乌斯•施特莱彻(Julius Streicher)把持的《冲锋队员》出版社出版的一些反犹主义儿童书籍当中的某一页。该文写道:“犹太人的鼻子尖弯曲钩起。就像数字 6。”
比耶尔斯基兄弟犹太游击队小组创始人埃索尔·比耶尔斯基 (Asael Bielski) 在纳利博基森林留影。他于 1944 年死于苏联前线。拍摄时间:波兰诺沃格鲁多克;拍摄时间:1941 年前。
比耶尔斯基游击队创始成员亚历山大·比耶尔斯基 (Alexander Bielski) 于战后留影。拍摄于 1945-1948 年。
毗邻法本化学工业公司 (I.G. Farben) 的奥斯威辛三号(莫诺威辛)集中营鸟瞰图。 照片是在美军轰炸时拍摄的。拍摄地点:波兰;拍摄时间:1945 年 1 月 14 日。
民众聚集在柏林歌剧院,观看焚烧“非德意志”书籍的场面。拍摄地点:德国柏林,拍摄时间:1933 年 5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 )反犹暴动期间遭到毁坏的伯尔尼广场(Boerneplatz)犹太会堂残留的最后一面墙垣。民众围观了犹太会堂废墟的拆除。拍摄地点:德国法兰克福;拍摄时间:1939 年 1 月。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反犹暴动期间燃烧的新威尔特加瑟(Neue Weltgasse)犹太会堂。拍摄地点:奥地利维也纳;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9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反犹暴动期间遭到破坏的一处犹太人房屋。拍摄地点:奥地利维也纳;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反犹暴动期间遭到破坏的一处犹太人房屋。拍摄地点:奥地利维也纳;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反犹暴动期间遭到破坏的犹太人店铺橱窗。拍摄地点:德国柏林;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反犹暴动过后,德国平民站在街道两旁观看一群犹太男子被押解穿过城镇。拍摄地点:德国巴登-巴登,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期间奥博拉姆施塔特(Oberramstadt)犹太会堂正在燃烧之际,消防人员却在扑救旁边的房子。当地居民眼睁睁地看着犹太会堂被焚毁。拍摄地点:德国奥博拉姆施塔特,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9 日到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期间,当地居民围观燃烧的格拉茨犹太公墓礼堂。拍摄地点:德国格拉茨;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9 日到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期间,德国儿童在党卫军士兵身后观看烧毁泽文 (Zeven) 犹太会堂宗教物品的情景。拍摄地点:德国泽文 (Zeven),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期间被破坏的犹太人店铺。拍摄地点:德国柏林;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烈焰中的伯尔尼广场(Boerneplatz)犹太会堂。拍摄地点:德国法兰克福;拍摄时间:1938 年 11 月 10 日。
法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后,法国领导人夏尔·戴高乐在伦敦。戴高乐宣布拒绝接受停战协定,并发起“自由法国”抵抗运动。拍摄地点:英国伦敦,拍摄时间:1940 年 6 月 25 日。
法国沦陷后不久,阿道夫·希特勒与其私人建筑师阿尔伯特·施佩尔 (Albert Speer) 在巴黎的合影。拍摄地点:法国巴黎;拍摄时间:1940 年 6 月 23 日。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donor acknowle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