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of a section of the barbed-wire fence and barracks at Auschwitz at the time of the liberation of the camp.

奥斯威辛

奥斯威辛 (Auschwitz) 是德国人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它位于波兰的克拉科夫(Cracow 或 Krakow)附近,聚集了数个集中营,其中包括集中营、灭绝营和强制劳动营。奥斯威辛全营分为三大区:奥斯威辛一号、奥斯威辛二号(比克瑙,Birkenau)和奥斯威辛三号(莫诺维茨,Monowitz)。超过一百万人在奥斯威辛被害,其中 90% 是犹太人。四个最大的毒气室每个每次就能容纳两千人。

集中营的入口处挂着标语“ARBEIT MACHT FRE”,意思是“劳动带来自由”。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劳动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种族灭绝政策,纳粹称之为“通过劳动灭绝”。

被选来劳动的囚犯可免于立即处死,但也被全面剥夺了个体身份。他们的头发被剃光,左前臂被刺上登记号码。男人被迫穿上破烂的条纹裤子和上衣,女人穿着工作服。受害者们都穿着不合脚的鞋,有时甚至是木屐。他们没有更换的衣服,就穿着工作时的衣服睡觉。

每一天都在难以忍受的条件下为生存而挣扎。囚犯们住在简陋的囚房内,既没有窗户,也无法抵御寒暑。囚房没有浴室,只有一个水桶。每间囚房大约放有 36 张木制双层床,五、六个囚犯挤在一张木板床上,一间囚房内可容纳多达 500 名囚犯。
囚犯们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食物只有用腐烂的蔬菜和肉做成的像水一样稀的汤、一小块面包、一点点人造黄油、茶或类似咖啡的苦味饮料。腹泻是常有的事,人们因脱水和饥饿变得非常虚弱,很容易就染上在集中营蔓延的传染病。

一些囚犯被强制在集中营内劳动,例如在厨房做饭或作理发师等。妇女通常挑拣囚犯留下的成堆的鞋、衣服和其他物品,这些物品将运回德国使用。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的存储仓库位于两个焚尸炉旁边,被称作“加拿大”,因为波兰人认为加拿大是富有的国家。在奥斯威辛,如同位于德国和欧洲德占区的数百座其他集中营一样,囚犯被雇佣到集中营外面的煤矿、采石场和其他工地上服劳役,挖隧道和运河等。在荷枪实弹的看守监视下,他们从道路上铲除积雪,清除大街小巷中由空袭造成的碎石。大量强制劳动力最终被用于在工厂生产武器和其他德国军用物资。许多私有企业,例如法本化学工业公司 (I. G. Farben) 和生产汽车和飞机引擎的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 (Bavarian Motor Works, BMW),迫不及待地寻求囚犯作为廉价劳动力。

从奥斯威辛逃跑几乎是不可能的。带刺的铁丝电网环绕着集中营和屠杀中心,四周的了望塔里站着配备机枪和自动步枪的看守。囚犯的生命完全在守卫的掌握之中,看守们可随意对他们施加残酷的惩罚。看守们从囚犯中挑选一些人,让他们监督其他囚犯,并给他们一些特别的好处,这些人同样会虐待囚犯。

奥斯威辛上演着残忍的“医学实验”。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儿童,都被用作实验对象。纳粹党卫军医生约瑟夫·门格勒 (Josef Mengele) 对侏儒和双胞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实验对象甚至包括幼童。一些实验的目的是为德军士兵和飞行员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另外一些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更好的绝育方法,以对被纳粹视为“劣等”的人施行绝育。许多人在实验中死去,另一些人在“研究”之后就被杀死,其器官被取出进一步进行研究。

奥斯威辛的大多数囚犯只能存活几周或几个月。病重或瘦弱到不能工作的人被送往毒气室执行死刑,一些囚犯撞到电网上自杀身亡,一些人如同行尸走肉,身心处于崩溃的边缘。然而,仍有一些囚犯活了下来。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