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戈培尔,这位曾经的记者,在他的战时日记(1943 年 4 月 14 日)中这样论述新闻界独立立场的丧失:“任何内心还残留着些许荣誉的人应当非常小心,不要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当希特勒在 1933 年上台时,德国有十分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当时的德国每年发行 4700 多份日报和周报,比任何其他工业化国家所发行的报纸都多,总发行量为 2500 万份。虽然柏林是新闻媒体的首都,小城镇的报界却占据报纸发行量的主要部分(全德国 81% 的报刊为地方所有)。不过,在较大城市中发行的 8 份报纸却建立起了国际声誉。德国电影业规模名列世界之最,德国影片赢得了国际赞誉,并且引领广播和电视的发展。

建立对新闻界的控制

当希特勒在 1933 年掌权时,纳粹只控制了德国 4700 份报刊中的不到百分之三。 多党制政治制度的废除不仅导致由非法政党所发行的数百份报刊的消亡;而且也使国家得以霸占共产党和各社会民主党派的印刷厂和印刷设备,这些往往被直接移交给纳粹党。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纳粹建立了控制手段,并对独立的新闻机构施加影响。在 1933 年的头几个星期,纳粹政权部署了广播、报刊媒体和新闻影片挑起对迫在眉睫的“共产党起义”的恐惧,然后将民众的忧虑转化成废除公民自由和民主的政治措施。

短短几个月内,纳粹政权便摧毁了德国先前生气勃勃的自由新闻界。到 1941 年,纳粹党的埃海尔(Eher)出版社已成为德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报社,其主要日报《人民观察家报》(Völkischer Beobachter)的发行量已超过 100 万份。

希特勒在 1920 年为该党购买的报刊《人民观察家报》向党员宣布会议和其他新闻,并将该党的势力范围延伸到超越了啤酒馆和政党集会之外。发行量则随着纳粹运动的成功而提升,到了 1931 年达到12 万多份,而到 了1944 年更达到 170 万份。《人民观察家报》是由反犹主义作家和纳粹理论家阿尔弗雷德•罗森堡 (Alfred Rosenberg) 所编辑,专门报导和讨论纳粹喜爱的简短夸张的主题:凡尔赛条约的耻辱、魏玛议会制的弱点,以及世界犹太人和布尔什维主义的邪恶,所有这些都与纳粹爱国口号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人独裁,一言独大

《先锋报》(Der Stürmer) 是德国最臭名昭著的反犹刊物。由一名前小学教师转变成纳粹积极分子的纳粹省级领导(Gauleiter)尤利乌斯•施特赖歇尔 (Julius Streicher) 负责该份报刊的编辑和指导工作。

这份报纸自 1923 年起至 1945 年止,共印行超过 20 年,出版了有关犹太人“杀人祭神”、性犯罪及金融违法行为等耸人听闻的故事。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先锋报》蛮横无理和诽谤性的言论经常招致那些对施特赖歇尔本人和该份报纸不满的愤怒的政治家和犹太组织提起诉讼。

但是,继纳粹接管政权后,该份报刊及其编辑的运气扶摇直上。发行量大幅增加,从 1927 年的 14,000 增长为 1935 年近 50 万份。虽然外国游客和许多德国人(包括一些纳粹宣传工作者)均认为该份单一论调的报纸过于令人反感,但希特勒却拒绝关闭《先锋报》,即使在纳粹党法院由于施特赖歇尔的腐败而关掉了他的政治和党务办事处后亦然。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人在全国各地的人行道和街角都能买到《先锋报》。施特赖歇尔还设置了众多展示柜,用以推广他的反犹宣传并提高报纸的发行量。为填满所有这些展示柜和订单,他有时还需要加印报纸达到 2 百万份的数量。

犹太人报刊的反应

即便纳粹宣传机器劫持了德国新闻媒体以满足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由德国当地犹太社群(Gemeinden)为其成员所发行的报刊却成为德国各个城镇犹太人的生命线,以及当地社区和犹太组织领导人之间的联系纽带。

在 1933 年 4 月全国广泛抵制犹太人产业之后,柏林犹太通讯社社长阿诺•赫茨伯格 (Arno Herzberg) 写道:“德国犹太人现在所处的新情况,也预示着犹太新闻媒体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为犹太新闻迎来了影响深远的任务。先前,犹太新闻媒体只是安静地存在着。它与一般德国犹太人并无切身相关 … 不过,在这个犹太人被全面排除在德国的知识和社会各界之外的时代,一切都从根本上改变了。”

这些社群报纸刊登文章和社论,旨在应对官方有辱人格的反犹宣传,加深对犹太人身份的正面认同,并且为社群成员提供建议,鼓励他们勇于迎接在纳粹反犹太立法下生活所带来的日常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犹太人从德国外移,许多较小的犹太人社群逐渐消失了,而他们的报社也随之而关闭。在 1938 年 11 月 11 日“水晶之夜”暴行之后,德国政府查禁了余下的犹太社群报纸的发行。犹太人现在必须由政府控制的《犹太新闻报》(Jüdisches Nachrichtenblatt) 获得所有的新闻和官方公告。

德国当局并没有要求犹太人社区报纸遵循广泛加诸于德国媒体的规定。例如,犹太出版物没有义务逐字公开谈话要点,或重复由文宣部在其每日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官方宣传。但德国当局却禁止非犹太人购买或阅读该类犹太社群报纸。

宣传的新渠道:影片、广播、电视
纳粹深知如电影、喇叭、广播和电视等新兴科技的威力和吸引力,并且将它们为宣传所用。这些新兴方式通过公众聆听和观看的体验,为纳粹领导层提供了普遍传播其思想信息的一种手段以及加强“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神话的一个工具。

1933 年以后,德国电台通过广播将希特勒的讲话传到家庭、工厂甚至城市街道的每一个角落。戈培尔的宣传部官员发现利用广播大搞宣传活动大有可为。宣传部大量补助制造廉价的“国民收音机”(Volksempfänger) 以促进销售。到了 1935 年,约有 150 万台收音机的出售,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广播听众的国家之一。1935 年,德国成为第一个推出定期电视播放服务的国家。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认识到了新媒体巨大的宣传潜力,但认为最好是通过如电影或戏剧等集体观看的方式来加以体验。

标题背后:纳粹对媒体的操纵 — 水晶之夜
1938 年,在 11 月 9 日/10 日晚上,纳粹领导人煽动起一波暴力行动,摧残蹂躏了整个大德意志帝国的犹太社区,并使世界舆论感到愤怒不已。在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敦促之下,地方和区域纳粹领导人参与了肆意破坏和野蛮的暴行,以德国外交官在巴黎被一名愤怒的犹太少年暗杀为由,为暴力的使用寻找借口。在“水晶之夜”(即“碎玻璃之夜”),暴徒破坏或摧毁了大约 7500 个犹太商家,焚烧数以百计的犹太会堂,并杀害了 91 名犹太人。在随后的几天,德国保安警察逮捕了 3 万名犹太男子,并将他们关押在布痕瓦尔德、达豪和萨克森豪森等地的集中营。

尽管世界各地的报章都在报导“水晶之夜”的事件和后果,德国宣传部仍着手严控关于破坏的报道,通过事先精心安排的媒体运动,欲将它归因于德国人民“自发的愤怒”来辩解暴力背后的激情,并将实际死亡人数和破坏程度作最低的估计。

这次事件背后的幕后媒体操控揭示了纳粹宣传机器的信息和破坏控制操作手法(无论是对德国还是国际公众),以及它回应外界的批评及重大新闻的速度。

禁止广播:外国广播作为新闻替代来源
在战争时期,政府一般会限制与审查公众对信息的获取,以防止将机密外泄给敌人,或者不让国内民众受到可能会削弱公众士气的信息影响。在德国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入侵波兰之后,纳粹政权实行了严厉的措施来防止民众接收外界信息。德国政府禁止其公民收听外国广播,违反这一规定将被视为刑事犯罪。对于那些将从敌方广播电台收集到的故事加以传播的人,德国法院可以判决终身监禁甚至死邢。

由于有了盟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削弱德国士气并鼓动不安情绪的前车之鉴,德国当局希望借由威胁收听外国广播将受到严厉惩罚,来加强隔绝人民不受敌人的“谎言”欺骗的努力。尽管在盖世太保和纳粹党告密者的严密监视之下,仍有数百万德国人收听英国广播公司 (BBC) 和其它被禁的广播电台以搜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