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 1933 年 1 月成为德国总理大臣,此后不久,他便开始针对纳粹主义的对手进行恐怖行动:而犹太人则是这些运动的主要目标。许多犹太人遭受公开羞辱或逮捕,其他犹太人被迫辞职。反犹活动随着 1933 年 4 月 1 日对所有犹太人产业的联合抵制达到高潮。本资料片描述了在芝加哥举行的一次犹太人反纳粹游行。
查看此项美国犹太人联合会属于美国反对纳粹主义的第一批团体。早在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不久的 1933 年 3 月,他们就举行了一次群众集会,并在整场战争期间继续举行了多次集会。美国犹太人联合会在曼哈顿中心组织了这次反纳粹游行。该事件与德国焚烧书籍运动发生在同一时间。
查看此项1938 年 11 月 9 日,纳粹针对犹太人实施了全国范围的大屠杀。在那场称为“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的反犹暴动中,若干支纳粹冲锋队 (SA) 洗劫了数千家犹太人商店,焚毁了数百座犹太教堂。期间有近 100 名犹太人惨遭杀害。该资料片记录了在纽约市举行的一次抗议集会的场景。斯蒂芬·魏斯(Stephen S. Wise)拉比表达了美国犹太人团体的无比愤怒。作为美国官方抗议这一暴行的一部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召回了美国驻德大使。
查看此项纳粹屠杀欧洲犹太人的消息一传到美国,罗斯福政府在援助欧洲犹太人的问题上压力骤增。为了促使国家采取行动,剧作家本·赫特(Ben Hecht)准备了一次纪念受纳粹迫害的犹太遇难者的活动,主题是“我们将得到永生。”此次游行得到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柏格森组织 (Bergson Group) 的资助,也是纽约市麦迪逊广场公园 大型示威游行的一部分。不久之后美国其他城市也发起了此类游行,这是柏格森组织为向政府施压而做出的努力之一,其目的是促使华盛顿决心营救欧洲剩余的犹太人。
查看此项1938 年 7 月 6-15 日,来自 32 个国家的代表们聚集在法国埃维昂 (Evian) 的皇家酒店,讨论犹太难民问题。难民不顾一切地逃离德国纳粹的迫害,但却无法获得许可迁入其他国家定居。埃维昂会议几乎没有改变任何与会国家的移民政策。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法国)反对不加限制的移民政策,使得他们不打算采取正式行动以解决德国犹太难民问题的意图昭然若揭。
查看此项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donor acknowle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