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grom(反犹暴动)是一个俄语词,表示“大肆报仇,暴力推翻”。这个词的历史含义是指俄罗斯帝国或其他国家的当地非犹太人对犹太人的暴力袭击。被贴上反犹暴动标签的首起事件据说是 1821 年发生在敖德萨 (Odessa) 的反犹暴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Alexander II) 遭暗杀事件发生之后,紧接着在 1881-1884 年间大规模反犹暴动席卷乌克兰和俄国南部,这使得“反犹暴动”这一描述性词汇得到广泛使用。在大屠杀期间的德国和东欧,犹如沙皇专制的俄罗斯,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对犹太人的不满加剧了传统的宗教反犹主义。这成为了反犹暴动的托辞。

反犹暴动的施暴者由地方组织,有时得到政府和警方的支持。他们虐待和杀害犹太难民并掠夺其财产。1917 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的苏联国内战争期间,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波兰官员和红军都参与了在白俄罗斯 (Belarus) 西部和波兰加利西亚省(Galicia, 现为乌克兰西部)的类似反犹暴动的暴力活动,在 1918 和 1920 年间杀害了数万名的犹太人。

1933 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权以后,阿道夫.希特勒公开表示不鼓励动乱和暴行。然而,事实上,针对犹太人的街头暴力在某些时期得到纵容甚至教唆,纳粹领导人以“恢复秩序”为幌子,有意利用暴力行为使德国人民“准备”好迎接即将执行的严酷的反犹法律和行政措施。例如,1938年11月9日到10日发生的有组织的全国街头暴力活动,即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将长时间的较零星的反犹街头暴力推向了巅峰。在1939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这种街头暴力也开始在维也纳发生。继“水晶之夜”发生之后,1938-1939 年秋冬又掀起了高涨的反犹法案浪潮。另一时期的街头暴力发生在纳粹政权上台的头两个月,并在 1933年4月7日颁布将犹太人和共产党员开除出公职部门的法律时达到了顶峰。1935年9月纽伦堡 (Nuremberg) 种族法案公布之前的夏季,德国各个城市屡屡发生反犹暴行。这类街头暴力包括焚毁犹太会堂、破坏犹太人的住宅和企业以及人身攻击。在这些“反犹暴动”中,“水晶之夜”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破坏最严重和组织最严密的行动。

在二战期间,特别行动队(Einsatzgruppen, 一般称为“流动杀人分队”)在保安警察头目莱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 的指示之下纵容甚至鼓励在德国新占领的苏联领土上的本地居民发动反犹暴动。在比亚维斯托克 (Bialystok)、科夫诺 (Kovno)、利沃夫 (Lvov) 和里加 (Riga) 等城镇的反犹暴动(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实施德国的政策,有组织地清除在苏联的全部犹太人团体。1941年6月29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友罗马尼亚入侵苏联,罗马尼亚军官及军队不时得到德国军队的帮助,在罗马尼亚摩尔达维亚 (Moldavia) 省雅西(Iasi)发生的反犹暴动中杀害了至少8000名犹太人。1941年7月10日,原先被苏联占领、后被德国占领的比亚维斯托克 地区的耶德瓦布尼(Jedwabne) 小镇上的波兰居民参与杀害了数百名犹太人邻居。虽然教唆此次“反犹暴动”的罪行不完全成立,但学者记载至少有一名德国警察在屠杀时出现在该镇。

至1941年夏末,贪污、抢劫、报复、破坏重要经济资源以及前共产党员渗入“反犹暴动”组织的情况屡屡发生,使得德国当局放弃在东部战线的恶行。德国党卫军 (SS) 和获得法律开脱的警察部队匆忙招募警察部队后备军,并在占领的苏联境内开始对整个犹太社团实施有组织和有目的的屠杀。

虽然德国放弃将反犹暴动作为灭绝政策的一个工具,但反犹暴动并没有随着二战的结束而终结。1946 年 7 月 4 日在波兰的凯尔采 (Kielce),当地居民发动了对幸存和回归的犹太人的反犹暴动。暴动者袭击了犹太人,因为有谣言说犹太人企图杀害一名被诱拐的基督教儿童进行祭祀活动。暴动者杀害了至少 42 名犹太人,并且大约有 50 多人受伤。

凯尔采的反犹暴动,是导致成百上千在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大规模西向迁移的一个因素。这次迁移被称为“布利亚”(Brihah),东欧的波兰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迁移到位于西边的盟军占区、奥地利和意大利的“难民营”。对暴力屠杀的恐惧是导致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战后欧洲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