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欧洲的德占区内,德国人逮捕了那些反抗他们统治的人,被归类为劣等民族或政治敌人的人也是他们的逮捕对象。因反抗德国统治而被捕的人,大多数都被送往强制劳动营或集中营。德国人将整个欧洲范围内占领区的犹太人驱逐到波兰的灭绝营和集中营。在灭绝营,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屠杀;在集中营,强迫他们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转营(如位于西欧的威斯特伯克 (Westerbork)、居尔 (Gurs)、马林 (Mechelen) 和德兰西 (Drancy))和集中营(如意大利的波尔查诺 (Bolzano) 和 Fossoli di Carpi)是犹太人的收容中心,这些犹太人之后将被铁路运送到灭绝营。根据党卫军报告,1945 年 1 月,就有 70 余万人登记到集中营。
查看此项1933 年 1 月,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此后不久,德国建立了第一座集中营。1933 年 2 月,冲锋队 (SA) 和警察开始建立集中营,旨在处理被作为帝国政治反对派而逮捕的大量公民。这些集中营建立在德国各地。渐渐地,这些早期集中营的大多数被解散或被中央建立的集中营代替,纳粹党卫军(Schutzstaffel,纳粹的精选卫队)对这些集中营拥有绝对的管辖权。达豪 (Dachau) 是唯一一座 1933 年开始投入使用并直到 1945 年仍在使用的集中营,它是取代早期集中营的纳粹集中营体系中的典范。
查看此项1939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强制劳工在军工生产中变得越发重要,纳粹集中营体系开始迅速扩大。1942 年到 1943 年,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中惨败之后,其战时经济中的劳工短缺问题日渐严峻。这导致德国军工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集中营囚犯作为强制劳工。尤其是 1943 年和 1944 年,在工业厂区内部或附近建立了数百座分营。分营通常是归主营管理的规模较小的集中营,并由主营提供所需数量的囚犯。一些集中营变成了管理中心,用以管理庞大的附属强制劳动营网络,比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德国中部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德国东部的格罗斯-罗森 (Gross-Rosen) 集中营、法国东部的纳兹魏勒-斯特卢特霍夫 (Natzweiler-Struthof) 集中营、柏林附近的拉文斯布吕克 (Ravensbrueck) 集中营、以及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但泽附近的施图特霍夫 (Stutthof) 集中营。
查看此项1933 年 1 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此后不久,德国建立了第一座集中营。集中营由冲锋队和警察建立,旨在处理被作为帝国所谓的政治反对派而逮捕的大量公民。这些集中营建立在德国各地。渐渐地,这些早期集中营的大多数被解散或被中央建立的集中营代替,纳粹党卫军(Schutzstaffel;纳粹的精选卫队)对这些集中营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截至 1939 年,建立了七座大型集中营。除了达豪 (Dachau),其他六座分别是:柏林北部的萨克森豪森 (Sachsenhausen)(建于 1936 年)、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 (Buchenwald)(建于 1937 年)、汉堡附近的诺因加默 (Neuengamme)(建于 1938 年)、浮生堡 (Flossenbuerg)(建于 1938 年)、毛特豪森 (Mauthausen)(建于 1938 年)以及拉文斯布吕克 (Ravensbrueck)(建于 1939 年)。
查看此项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nd the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