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聚集在柏林歌剧院,观看焚烧“非德意志”书籍的场面。拍摄地点:德国,柏林,拍摄时间:1933 年 5 月 10 日。

焚书”指通过用火焚烧的方式对书籍和其它文字材料进行毁灭的仪式。 焚书通常在公共场合进行,代表着审查制度的基本原则,一般是在文化、宗教或政治方面对有疑问的材料表示反对的行为。

焚书有着悠久和黑暗的历史;或许其中最臭名昭著的焚书事件就是纳粹政权在 1933 年 5 月 10 日大肆焚烧书籍,这在 19 世纪的德国是有先例的。 1817 年,德国学生协会 (Burschenschaften) 选择在路德 95 条论纲发表 300 周年之际,在图林根州 (Thuringia) 的一座古城堡瓦特堡 (Wartburg) 举办一次节日盛会。瓦特堡是路德被逐出教会后寻求避难的圣所。 当时,德国是由各邦国拼凑起来的一个松散政体,学生们参加示威游行以支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焚烧被他们视为“非德国的”反民族和反动的教科书和著作。

1933 年,纳粹德国当局想方设法将纳粹的意识形态和政策(一体化 (Gleichschaltung))与专业文化组织结合起来。在竭力实现一体化的同时,纳粹大众启蒙与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开始努力使德国的艺术与文化顺应纳粹的目标。政府对犹太人的文化组织和被指控为政治嫌疑犯的其他官员或被纳粹理论家批判为“堕落”的艺术作品的表演者或作者进行扫荡。

为了使文学社群步调一致,戈培尔在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学生团体中拥有一支强大的同盟军(国家社会主义学生联合会,或简称为 NSDStB)。 德国大学生是早期纳粹运动的先锋队,在 20 世纪 20 年代晚期,许多大学生加入了各种纳粹组织。几十年来,中产阶级、非宗教的学生组织中一直存在强烈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他们常常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战后,许多学生都反对魏玛共和国(1919-1933 年),他们发现国家社会主义可以用来作为发泄自己的政治不满情绪和敌对情绪的工具。

1933 年 4 月 6 日,纳粹德国学生协会新闻宣传总部宣布发起一场全国性的“反非德国精神”运动,其高潮是文学大扫除或以火“清洗”(Säuberung)。 地方分会的任务是向新闻界提供新闻稿和委托编写的新闻稿,提供“非德国的”作者黑名单,主持著名纳粹人物在公共集会上发表演讲和洽谈电台广播时间。 4 月 8 日,学生协会还起草了 12 条“论纲”,这是马丁•路德 95 条论纲的翻版,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该论纲是阐述“纯正的”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基本原则的声明。 在标语牌上公布了这些论纲,抨击了“犹太人的智识主义”,申明了必须“纯洁”德国语言和文学,要求大学必须成为德国国家主义的中心。 学生把这次“行动”说成是对全世界犹太人针对德国的“诋毁运动”的回应和对传统德国价值观的肯定。

“纳粹计划”:焚书

1933 年 5月 10 日,在一个不祥的象征性活动中,大学生焚烧了多达 25000 本“非德国”书籍,预示着一个由国家进行文化审查和控制的时代的到来。5 月 10 日晚,在大多数大学城中,右翼学生举行火炬游行,“反对非德国精神”。照本宣科的仪式号召高级纳粹官员、教授、大学校长和大学生领袖向参与者和观众发表演讲。在集会地点,学生们以隆重的仪式,在乐队伴奏和所谓的“火焰宣誓”中,将没收来的“无用的”书籍扔到篝火中。 在柏林,大约 4 万人聚集在歌剧院广场聆听约瑟夫·戈培尔言辞激烈的演说: “不要贪图享乐和道德沦丧!” 戈培尔向人群命令道。 “家庭和国家都需要高雅和道德! 我要将海因里希·曼 (Heinrich Mann)、恩斯特·格拉瑟(Ernst Gläser)、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ästner)的著作付之一炬。”

学生领袖们那天晚上焚烧的书籍中,有伯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和奥古斯特•倍倍尔 (August Bebel) 等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理念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著作;有奥地利剧作家亚瑟•施尼茨勒 (Arthur Schnitzler) 等批判“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有美国作家海明威等“腐败的外国影响”的作品。 大火也吞噬了 192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几部作品,他支持魏玛共和国,批评纳粹主义,这让纳粹者火冒三丈。葬于火海的还有世界畅销书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著作,他的作品《西线无战事》中大胆描写战争,纳粹理论家污蔑其是“背叛世界大战士兵的文学作品”。 遭到戈培尔言辞激烈诋毁的埃里希·凯斯特纳、海因里希•曼和恩斯特·格拉瑟是纳粹政权初期的文学评论家。虽然海因里希•曼作为《垃圾教授》的作者已经名声鹊起,这部名著在 1930 年便被改编为《蓝色天使》在德国的电影院里放映;凯斯特纳主要以其为儿童和年轻人所写的文学作品而著名。黑名单上的其他作家包括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西奥多・德莱塞和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信仰社会公正,激励着自己为维护残疾人士、和平主义,以及为改善产业工人的状况和妇女的选举权而斗争。

所有的焚书活动并未像德国学生协会所计划的那样都在 5 月 10 日如期进行。 有的因雨推迟了几天。 有的根据地方分会的偏好在 6 月21 日夏至进行,因为在德国这一天传统上要点燃篝火庆祝。 尽管如此,在全德国的 24 座大学城里,5 月 10 日的“反非德国精神”行动大获全胜,报纸竞相广泛报道。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柏林,广播将演讲、歌曲和仪式中的口号实时传达给无数的德国听众。 宣扬“雅利安”文化,压制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是纳粹“净化”德国的另外一种措施。 犹太作家的作品均付之一炬,他们当中有些是当时最著名的当代作家,如弗朗茨•韦费尔 (Franz Werfel)、马克斯•布洛德 (Max Brod) 和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

在被焚烧的作品中还有十九世纪备受热爱的德国犹太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作品,他于 1820-1821 年写出了剧本《阿尔曼索》,提出了警世名言:“焚书伊始,焚人以终。” (“Dort,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

1933 年 5 月主要焚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