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 Jews try to emigrate to Palestine; long lines in front of the Palestine and Orient Travel Agency.

成为难民:德国犹太人准备从纳粹德国移民

在德国,有数十万犹太人试图离开第三帝国 (1933–1945),以躲避迫害。纳粹的反犹政策和暴力迫使德国犹太人寻求国外的安全庇护。为了离开,德国犹太人必须获得旅行票证和签证。对于那些未能在1941年10月之前成功移民的人来说,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关键事实

  • 1

    逃离纳粹德国的犹太人研究了可以使他们重新定居的地点,还应对了许多移民要求。一些犹太人甚至学习了新的谋生手艺、技能和语言,以便重新开始。

  • 2

    超过34万名犹太难民逃离了纳粹德国和奥地利。他们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的部分地区重新安家。

  • 3

    1941年10月,纳粹禁止犹太人离开第三帝国。纳粹当局将留在纳粹德国境内的犹太人送往犹太人聚集区、集中营和屠杀中心。

On the Waiting List for American Visas

塞尔玛 (Selmar) 和艾尔莎·比纳 (Elsa Biener) 于1938年9月进入了美国移民签证的等候名单。他们的等候名单编号——45685和45686——显示了在美国驻柏林领事馆登记的人数。截至1938年9月,德国约有22万人在等候名单上,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

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德国的犹太人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敌视犹太人的反犹政权之下。 

纳粹政权从一开始就对德国的犹太人施加压力,迫使他们离开德国。纳粹政权立即通过了歧视性法律,并组织了国家支持的针对犹太人的暴力活动。这使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变得难以忍受,他们面临一个选择:是留在德国还是去国外开始新生活?

逃离第三帝国是一项耗费所有的任务。首先,犹太人必须找到适合重新定居的地方;然后,他们必须应对复杂的移民规定;接下来,他们必须获得签证和旅行票证。如果他们真能做到这些,还必须打包或出售他们的财物。能否成功离开德国往往取决于这些步骤能否及时完成。

在纳粹时期,数十万犹太人选择移民。在那些未能逃离的人中,绝大多数在大屠杀中惨遭杀害。

决定去留

许多犹太人不确定纳粹究竟代表另一波最终可能平息的反犹主义狂热,还是一种新的、更危险的威胁。这是因为德国的犹太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反犹主义。纳粹时代初期,许多反犹主义的刻板印象、误解和迷思已经在德国及其他欧洲社会中广泛流传。

由于无法预见大屠杀,生活在第三帝国的犹太人不得不持续评估纳粹政权带来的威胁程度。纳粹政策不断变化,使评估这一危险变得困难。一些犹太人不愿接受纳粹对犹太人的限制,立即离开了德国。然而,另一些人则期盼国内的政治局势能够稳定下来。

许多人由于个人或职业原因认为离开德国并非选项。犹太男性担心失去自己的工作;年长者更不愿意在偏远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犹太家庭则担心彼此分离。此外,当时鲜有国家愿意接纳逃离第三帝国的犹太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粹的反犹政策变得越来越激进。德国犹太人逐渐意识到,他们正身处一个日益暴力和极端的政权之下。面对有限的选择,试图逃离德国的犹太人努力寻找新的定居点。随后,他们为离开这个国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在第三帝国统治时期,德国犹太人常常被寻找安全避难所的任务所困扰。对于许多人来说,试图离开德国几乎成为了一份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

评估潜在目的地

犹太人在尝试逃离纳粹德国时,首先必须了解哪些国家允许他们入境。他们研究了各个潜在移民国家的复杂移民法律以及申请入境的不同程序。例如,许多国家只接纳特定类型的农业工人、熟练工人或技术人员,其他国家对新移民施加了严格的年龄限制。此外,随着纳粹德国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寻求国外庇护,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他们关闭了大门。

在选择目的地时,犹太人还会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他们可能会调查当地犹太社区是否能够提供援助、他们可能面临的反犹主义程度,以及当地政治环境如何。

但随着纳粹对德国犹太人的迫害日益加剧,这些因素在决策过程中变得不再重要。逃到任何不在纳粹统治下的地点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应对移民要求与旅行

为了离开德国,犹太人需要准备一系列移民文件。例如,美国要求申请人提供签证、找到担保人、接受体检并获取品行证明。有时,犹太人不得不在各领事馆排队一整天,却常常无功而返。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犹太人往往需要前往设有领事馆的最近的城市。

此外,犹太人必须预订离开德国的旅行,有时甚至是在移民文件准备就绪之前。他们通常不得不争抢有限的船票和火车票。他们可能与旅行社合作,预订多段旅程,并获取过境签证。

成功离开德国的能力通常取决于所有这些条件能否及时被满足,而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的。

German Jews crowd the Palestine Emigration Office in an attempt to leave Germany.

德国犹太人挤满了巴勒斯坦移民局,试图离开德国。摄于德国柏林,1935年。

作者:
  • Bildarchiv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查找目的地信息

为应对这些各种各样的挑战,德国的犹太人转向了多种不同的信息和建议来源。

德国犹太人在多个出版物中寻求移民建议。他们阅读了德国犹太人援助组织发布的小册子和新闻。《巴勒斯坦信息手册》(Das Palästina Informationsbuch) 和《菲洛地图集:犹太移民手册》(Philo-Atlas: Handbuch für die Jüdische Auswanderung) 也成为广受欢迎的参考书籍。这些出版物提供了关于不同目的地政治和生活条件的信息。

犹太人还向每个潜在目的地的亲友或联系人寻求帮助。他们发送电报并撰写信件,但这些邮件中的信息经常在邮寄过程中丢失。许多人经历了漫长的回复等待时间。

信息也在犹太人圈子内口口相传。一些犹太朋友和熟人分享了关于法律要求、各领事馆程序以及海外定居的亲身经历。

获取援助

德国犹太人也向德国犹太组织寻求帮助。一些组织向无法负担移民相关费用的犹太人提供了经济援助,这些费用可能包括火车票或船票。主要援助来源包括以下组织:

  • 德国犹太人帝国代表处 (Reichsvertretung der deutschen Juden);
  • 德国犹太人救济协会 (Hilfsverein der deutschen Juden);以及
  • 德国犹太信仰公民中央协会 (Centralverein deutscher Staatsburger jüdischen Glaubens)。

学习新技能和手艺

许多犹太人担心在国外难以谋生,尤其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有些人报名参加外语或职业培训课程,以学习有助于在国外开展新生活的技能和手艺。

例如,在柏林,犹太社区为男性提供了学习金属加工、木工和建筑技能的机会,犹太女性接受了清扫、裁缝、美发和育儿方面的培训。外语课程包括西班牙语和现代希伯来语。犹太中学开设了手工课、速记和家政学等科目,以教授学生实用技能。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德国乡村设立了 “哈赫沙拉”训练营(hakhshara),以鼓励移民到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这些训练营对犹太年轻人在农业、耕作和手工业方面进行了技能培训。部分营地有时会提供现代希伯来语课程。

打包和交出个人财产

如果一个人或家庭能够取得所需证件和出境许可,他们将面临另一个挑战:打包并将其个人物品带出德国。

在打包时,德国犹太人处处遇到官僚主义障碍。他们需要获得德国财政部的许可才能将任何物品带出境。官方规定,犹太人只能携带他们在1933年前购买的物品离开。这些物品必须获得纳粹当局的批准。纳粹当局要求犹太人提交所有拟打包物品的批准清单。这些清单包括所有物品,如一块手帕、一把伞或一双袜子。纳粹当局甚至亲自监督打包过程。

面临重重障碍,犹太人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决定携带哪些物品离开。他们根据目的地打包衣物,一些人选择了可在国外使用或出售的物品,一些家庭还试图带走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比如孩子的玩偶或相册。

即使纳粹允许犹太人将物品带出境,犹太人仍须想办法运输这些物品。运送物品既费钱又费时。如果有人不得不连夜或仓促离开,他们就只能把财物留在原地。

许多犹太人不得不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将物品卖给德国邻居。其他犹太人则冒着风险走私本应上缴给纳粹的贵重物品。许多德国犹太人离开时一无所有。

离开的经济成本

Arrival of Jewish refugees from Germany. The Joint Distribution Committee (JDC) helped Jews leave Germany after the Nazi rise to ...

犹太难民从德国来到此处。犹太联合救济委员会 (JDC) 在纳粹上台后帮助犹太人离开德国。摄于法国,1936年。

作者:
  • American Jewish Joint Distribution Committee

德国当局对试图逃离纳粹德国的犹太人施加了额外的经济压力。犹太人必须缴纳高额的移民税,否则将因逃税而面临监禁。此外,犹太人被限制将其资金转移到他国银行。许多犹太人在离开后变得一贫如洗。

在1933年至1937年间,离开第三帝国的犹太人平均损失了30%到50%的净资产。从1937年到1939年战争爆发,移民使犹太难民损失了60%到100%的资产。

定居海外

在纳粹时期,总共有超过34万名犹太人从德国和奥地利移民国外。犹太难民逃往世界各地。德国犹太难民重新定居于欧洲、北美、南美、亚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进程对许多犹太难民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不仅切断了欧洲的逃生路线,许多难民还逃往了卷入战争冲突的地区。例如,逃至亚洲的犹太难民往往面临日本的占领。一些德国犹太人则定居于后来被纳粹占领或吞并的欧洲国家。

留在纳粹德国:无法逃离者的命运

1941年秋季,德国仍有16万4千名犹太人,其中许多是老人。对这些犹太人来说,继续留在德国的后果是致命的。1941年10月,纳粹政权禁止犹太人离开第三帝国。他们开始将德国犹太人驱逐到德国以东被占领区域的犹太人聚集区集中营屠杀中心。同年,纳粹当局开始有计划、系统性地大规模屠杀欧洲犹太人。

大多数被驱逐的德国犹太人在大屠杀中遇害。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