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犹暴动(精简文章)

反犹暴动 (Pogrom) 是一个俄语单词,意为“使用暴力肆意破坏”。在历史上,这个词是指俄罗斯帝国的当地非犹太居民对犹太人的暴力袭击。在纳粹德国,当纳粹领导人认为需要让人民为严苛的反犹政策“预热”时,政府将容许甚至鼓励针对犹太人的公开暴力行为。例如,1935年9月颁布《纽伦堡法案》之前,整个夏天德国全境针对犹太人的暴力活动频发,包括焚毁犹太会堂、破坏犹太人的住所和企业以及人身攻击等等。无独有偶,1938年 11月9日至10日,纳粹当局精心策划了全国性街头暴力活动(水晶之夜),随后即颁布了大量反犹法案。德国刚占领苏联时,特别行动队(流动屠杀分队)应上级命令,容许甚至鼓励人们发起暴动。1941 年 6 月 29 日,罗马尼亚的政府官员和军队(有时还有德国士兵的协助),在罗马尼亚摩尔达维亚省境内的雅西 (Iasi) 暴动期间,杀害了至少 8,000 名犹太人。1941年7月10日,在徳占波兰比亚维斯托克境内的小镇耶德瓦布 (Jedwabne),当地居民参与屠杀了数百名犹太邻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犹太暴乱仍在继续。1946 年 7 月 4 日在波兰的凯尔采 (Kielce),当地居民发起了一场针对犹太幸存者的反犹暴动。暴徒们袭击了犹太人,因为有谣言说犹太人绑架了一名基督教儿童用作宗教仪式的祭品。他们至少杀死了 42 名犹太人,另外约有 50 人受伤。对反犹暴动的恐惧是导致绝大多数在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离开战后欧洲的一大原因。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