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erman teacher singles out a child with "Aryan" features for special praise in class.

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一词由来已久,最初指代讲各种相近语言的人群,包括大多数欧洲语言和几种亚洲语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些学者等人把“雅利安人”转变成一个具有神化性的“种族”概念,声称雅利安人优于其他种族。德国纳粹党大肆鼓吹这种错误的观念,将德国人美化为“雅利安人种”的成员,并诋毁犹太人、黑人、罗姆人和辛提人(吉普赛人)为“非雅利安人”。 

关键事实

  • 1

    在纳粹德国,“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这两个词最初被用来界定德国社会的成员和异己。

  • 2

    “雅利安人”一词作为例证,展示了原本用来描述中立概念的术语,如何出于意识形态或险恶目的被改编、操纵和激化的。

  • 3

    “雅利安人”一词常常被错误地用来描述种族群体。然而,“雅利安人”并非一个种族,也不存在所谓的“雅利安统治者种族”。

“雅利安人”一词的由来

在19世纪,欧洲学者使用“雅利安人”一词来指代数千年前定居在印度、波斯(伊朗)和欧洲的印度-欧罗巴人或印度-日耳曼人,最初是用来描述大多数欧洲语言之间、梵语和波斯语之间的相似性。同时,欧洲学者还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归为“闪米特人”,以描述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其他相关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后来,该语言分类被错误地重新解读为指代族裔或种族的概念。例如法国种族理论家阿瑟·戈比诺(Arthur Gobineau)(1816-1882年)等都使用过“雅利安人”一词,以特指种族类别。这些人也认为,“雅利安人”优于其他人种。这类术语的种族化使用,助推了“雅利安种族”这一广泛的虚假概念。 

在纳粹德国的使用

尽管雅利安人这个词的原初定义是基于语言结构研究,但在20世纪初,学者们和其他人依然继续将这个词用于划分种族群体。诸如休斯敦·斯图尔特·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1855-1927 年)等思想家,纷纷宣扬雅利安人在种族和文化上具有优越性的观点。

The Nazis used public displays to spread their ideas of race.

纳粹利用海报传播种族主义思想。照片所示图表的标题为“成长的生物学”,上书“日耳曼族人的成长阶段”。

作者: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College Park, MD

在 1920 年代纳粹党成立之初,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及其意识形态拥护者们就宣扬所谓“雅利安种族”的存在和优越性。纳粹成员不断调整、操纵和极化这一毫无根据的教义,以适应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借此来支撑德国人属于“统治者种族”的观点。此外,他们还明确指出,“非雅利安人”首要适用于被认为是德国社会主要种族威胁的犹太人。同时,这个词也指代罗姆人、辛提人(吉普赛人)和黑人。 

随着1993 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雅利安人一词被用于包括立法的纳粹德国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颁布于 1933 年 4 月 7 日的《恢复职业公务员制度法》(Law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ivil Service)是第一部撤销犹太人公民权利的重要法律。这部公务员法案包含了一则被称为“雅利安条款”( Arierparagraph )的内容,是第一个将犹太人(通常还包括其他“非雅利安人”)排除在社会组织、行业和其他公共生活之外的法律表述。该条法律规定:“非雅利安血统的公务员应被强制退休”。此后,包括私人或宗教组织在内的各类机构纷纷效法,引入“雅利安条款”作为成员资格。 

然而,对非雅利安人的定义非常宽泛、不精确,毫无“科学性”可言。根据公务员法案,只要祖父母中有一个是犹太人,其德国后代就会被归类为“非雅利安人”。但讽刺的是,1935 年 9 月颁布的纽伦堡种族法案对犹太人一词有更狭隘的法律定义,其规定“纯血统”犹太人是指有三或四个犹太祖父母的人。在某些情况下,有两个犹太祖父母或者犹太社区的成员也可能被视为“纯血统”犹太人。 

为了证明自身的“雅利安”种族身份,个体必须将家族谱系追溯到 1800 年,党卫军成员则必须追溯到 1750 年。许多德国人只能聘请家谱学者到教堂、犹太会堂或官方人口统计局查找出生记录、洗礼记录和死亡证明。完成这些耗时的调研之后,相关资料必须提交给帝国亲属关系研究办公室 (Reichsstelle für Sippenforschung) 进行审查。 

事实上,雅利安人这个概念是基于语言相似性,而非遗传性的身体或智力特征,本身难以用种族术语进行精确定义,因此纳粹种族学家并不赞成使用它。在纽伦堡种族法案通过后,纳粹官员不再在立法中使用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德国血统或相近血统的人”这一表述,而官方认可的“相近血统”是指欧洲后裔。内政部长威廉·弗里克 (Wilhelm Frick) 曾表示,例如波兰人和丹麦人这样的少数族群和德国人有血缘关系,因此有资格成为公民。根据纳粹的种族概念,犹太人、黑人、罗马人和辛提人(吉普赛人)被视为“非欧洲人”,因此被剥夺德国公民身份,此外还被禁止与“有德国血统或相近血统的人”发生性关系或结婚。

尽管定义模糊,雅利安人一词仍以非官方的方式被使用,一些纳粹分子用它来泛指北欧人。在德国内外,这个词也继续被广泛使用,不仅指德国人,也指其他欧洲民族,如意大利人、挪威人和克罗地亚人。虽然波兰人、俄罗斯人和其他一些斯拉夫人在纳粹统治下遭受残酷迫害,但他们其实被认定为“雅利安人”。纳粹的种族学家和人类学家也认为斯拉夫人、北欧人与德国人同种同源,血缘相近。 

雅利安人除了作为名词指代人之外,还可用作形容词,暗指“非犹太人”。例如在华沙,除却德国建立的犹太人聚集区,其余地方通常被称为“雅利安人区”。 

雅利安人这个词也是另一个相关术语雅利安化 (Arisierung) 的来源,描述在纳粹德国及其占领的欧洲,犹太人的企业和财产被没收和转移给非犹太人的过程。

当代用法

雅利安人一词是词汇和概念随时间发展的例证。在欧美语境中,“雅利安人”最初是一个用来描述说相近语言的古代人群的学术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被用于划分种族,纳粹政权又将其改造成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

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地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也开始使用“雅利安人”作为非犹太人、白人的通用标签,这意味着他们支持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信条和种族灭绝行径。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