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兹是战前波兰犹太人口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华沙。德军于 1939 年 9 月占领了罗兹。1940 年 2 月初,德军在罗兹建立了隔都,超过 150,000 名犹太人拥挤在约一点五平方英里的弹丸之地生活。1941 年和 1942 年,近 40,000 名中欧犹太人和 5,000 名罗姆人(吉卜赛人)也被迫迁往隔都。1942 年 1 月至 9 月期间,超过 75,000 名犹太人区居民从罗兹被驱逐到海乌姆诺 (Chelmno)灭绝营。到 1944 年春,罗兹隔都成为德军占领的波兰境内仅存的隔都。同年夏季,德军对剩余的犹太人实施驱逐,其中大部分被逐往奥斯威辛集中营。
罗兹属于工业城市,位于波兰华沙西南约 75 英里处。罗兹拥有约 220,000 名犹太人,成为战前波兰继华沙之后的第二大犹太人聚居区。德军在 1939 年 9 月 1 日入侵波兰,短短一周后,随即占领了罗兹。
于 1940 年 2 月,德军在罗兹市东北部建立了隔都。超过 150,000 名犹太人被迫迁入指定区域,后于 1940 年 4 月对该指定区域进行封锁。
摩德凯·哈依姆·鲁姆科夫斯基 (Mordechai Chaim Rumkowski) 是纳粹任命的犹太委员会头目。犹太委员会官员负责执行纳粹命令,面临严重的道德进退两难困境。
鲁姆科夫斯基将隔都内的人口变成区内工厂劳动力。
他认为,如使犹太人劳动力成为德国制造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能会避免罗兹隔都被毁。
在 1941 年和 1942 年,近 40,000 名中欧犹太人被驱逐到罗兹隔都。5,000 名来自奥地利的罗姆人(吉卜赛人)也被逐往罗兹,并限制在区内的一个隔离区域活动。
生活中充斥着繁重的劳役、拥挤和饥饿。隔都内超过 20% 的人口由于恶劣的生活环境而直接死亡。
1942 年 1 月,德军开始了对犹太人的大规模驱逐行动,将犹太人从罗兹隔都逐往向西 45 英里处的海乌姆诺杀戮中心。
德军先将犹太人集中到隔都的各个集合点,再强迫他们登上拥挤的火车。
截至 1942 年 9 月末,超过 70,000 名犹太人和约 5,000 名罗姆人被逐往海乌姆诺,其中大部分在毒气车内被屠杀。
1942 年 9 月至 1944 年 5 月期间,罗兹隔都未发生大规模驱逐行动,而更类似于一个大型劳改营。
绝大多数的隔都居民在德国人的工厂工作,仅获得少得可怜的口粮作为报酬。
1944 年春,德军决定摧毁罗兹隔都,当时罗兹隔都已是波兰仅存的隔都。逐往海乌姆诺的驱逐行动于 1944 年 6 月和 7 月重新启动。
通过将大约 75,000 名犹太人驱逐至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葬身地狱(其中也包括鲁姆科夫斯基),德军在 8 月完成了摧毁罗兹隔都的行动。
1945 年 1 月,苏军解放了罗兹。罗兹隔都存在期间,超过 200,000 名犹太人被迫迁入该区内。
仅有不到 1,000 名犹太人通过四处藏匿或强制劳动在罗兹幸存下来。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donor acknowle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