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一词由来已久,最初指代讲各种相近语言的人群,包括大多数欧洲语言和几种亚洲语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些学者等人把“雅利安人”转变成一个具有神化性的“种族”概念,声称雅利安人优于其他种族。德国纳粹党大肆鼓吹这种错误的观念,将德国人美化为“雅利安人种”的成员,并诋毁犹太人、黑人、罗姆人和辛提人(吉普赛人)为“非雅利安人”。
关键事实
-
1
在纳粹德国,“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这两个词最初被用来界定德国社会的成员和异己。
-
2
“雅利安人”一词作为例证,展示了原本用来描述中立概念的术语,如何出于意识形态或险恶目的被改编、操纵和激化的。
-
3
“雅利安人”一词常常被错误地用来描述种族群体。然而,“雅利安人”并非一个种族,也不存在所谓的“雅利安统治者种族”。
“雅利安人”一词的由来
在19世纪,欧洲学者使用“雅利安人”一词来指代数千年前定居在印度、波斯(伊朗)和欧洲的印度-欧罗巴人或印度-日耳曼人,最初是用来描述大多数欧洲语言之间、梵语和波斯语之间的相似性。同时,欧洲学者还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归为“闪米特人”,以描述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其他相关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后来,该语言分类被错误地重新解读为指代族裔或种族的概念。例如法国种族理论家阿瑟·戈比诺(Arthur Gobineau)(1816-1882年)等都使用过“雅利安人”一词,以特指种族类别。这些人也认为,“雅利安人”优于其他人种。这类术语的种族化使用,助推了“雅利安种族”这一广泛的虚假概念。
在纳粹德国的使用
尽管雅利安人这个词的原初定义是基于语言结构研究,但在20世纪初,学者们和其他人依然继续将这个词用于划分种族群体。诸如休斯敦·斯图尔特·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1855-1927 年)等思想家,纷纷宣扬雅利安人在种族和文化上具有优越性的观点。
在 1920 年代纳粹党成立之初,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及其意识形态拥护者们就宣扬所谓“雅利安种族”的存在和优越性。纳粹成员不断调整、操纵和极化这一毫无根据的教义,以适应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借此来支撑德国人属于“统治者种族”的观点。此外,他们还明确指出,“非雅利安人”首要适用于被认为是德国社会主要种族威胁的犹太人。同时,这个词也指代罗姆人、辛提人(吉普赛人)和黑人。
随着1993 年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雅利安人一词被用于包括立法的纳粹德国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颁布于 1933 年 4 月 7 日的《恢复职业公务员制度法》(Law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ivil Service)是第一部撤销犹太人公民权利的重要法律。这部公务员法案包含了一则被称为“雅利安条款”( Arierparagraph )的内容,是第一个将犹太人(通常还包括其他“非雅利安人”)排除在社会组织、行业和其他公共生活之外的法律表述。该条法律规定:“非雅利安血统的公务员应被强制退休”。此后,包括私人或宗教组织在内的各类机构纷纷效法,引入“雅利安条款”作为成员资格。
然而,对非雅利安人的定义非常宽泛、不精确,毫无“科学性”可言。根据公务员法案,只要祖父母中有一个是犹太人,其德国后代就会被归类为“非雅利安人”。但讽刺的是,1935 年 9 月颁布的纽伦堡种族法案对犹太人一词有更狭隘的法律定义,其规定“纯血统”犹太人是指有三或四个犹太祖父母的人。在某些情况下,有两个犹太祖父母或者犹太社区的成员也可能被视为“纯血统”犹太人。
为了证明自身的“雅利安”种族身份,个体必须将家族谱系追溯到 1800 年,党卫军成员则必须追溯到 1750 年。许多德国人只能聘请家谱学者到教堂、犹太会堂或官方人口统计局查找出生记录、洗礼记录和死亡证明。完成这些耗时的调研之后,相关资料必须提交给帝国亲属关系研究办公室 (Reichsstelle für Sippenforschung) 进行审查。
事实上,雅利安人这个概念是基于语言相似性,而非遗传性的身体或智力特征,本身难以用种族术语进行精确定义,因此纳粹种族学家并不赞成使用它。在纽伦堡种族法案通过后,纳粹官员不再在立法中使用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德国血统或相近血统的人”这一表述,而官方认可的“相近血统”是指欧洲后裔。内政部长威廉·弗里克 (Wilhelm Frick) 曾表示,例如波兰人和丹麦人这样的少数族群和德国人有血缘关系,因此有资格成为公民。根据纳粹的种族概念,犹太人、黑人、罗马人和辛提人(吉普赛人)被视为“非欧洲人”,因此被剥夺德国公民身份,此外还被禁止与“有德国血统或相近血统的人”发生性关系或结婚。
尽管定义模糊,雅利安人一词仍以非官方的方式被使用,一些纳粹分子用它来泛指北欧人。在德国内外,这个词也继续被广泛使用,不仅指德国人,也指其他欧洲民族,如意大利人、挪威人和克罗地亚人。虽然波兰人、俄罗斯人和其他一些斯拉夫人在纳粹统治下遭受残酷迫害,但他们其实被认定为“雅利安人”。纳粹的种族学家和人类学家也认为斯拉夫人、北欧人与德国人同种同源,血缘相近。
雅利安人除了作为名词指代人之外,还可用作形容词,暗指“非犹太人”。例如在华沙,除却德国建立的犹太人聚集区,其余地方通常被称为“雅利安人区”。
雅利安人这个词也是另一个相关术语雅利安化 (Arisierung) 的来源,描述在纳粹德国及其占领的欧洲,犹太人的企业和财产被没收和转移给非犹太人的过程。
当代用法
雅利安人一词是词汇和概念随时间发展的例证。在欧美语境中,“雅利安人”最初是一个用来描述说相近语言的古代人群的学术概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被用于划分种族,纳粹政权又将其改造成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
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地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也开始使用“雅利安人”作为非犹太人、白人的通用标签,这意味着他们支持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信条和种族灭绝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