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者(精简文章)
解放后,盟国准备将犹太难民遣送回乡,但是很多难民不愿或者害怕回家。从 1945 年至 1952 年,超过 25 万犹太难民生活住在难民营以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的城市地区。这些收容场所由盟军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 管理。幸存者开始寻找他们的家人。有人努力寻亲,企盼着家庭团聚的时刻,还有人在组建新的家庭;难民营中有很多人结婚,也有很多婴儿诞生。学校很快就建立起来。宗教节日成为聚会和欢庆的重要场合。虽然阴霾尚未消散(很多难民营建立在从前的集中营和德军军营所在地),各种社会组织和职业组织还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盟国经过长达数年的审议之后,终于开始着手解决移民危机。大屠杀的犹太幸存者在 1945 年至 1948 年期间不断增长,在难民营里缺乏自治权使得他们的民族主义高涨,由于选择范围有限,最终他们将英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作为理想的栖息地。难民开始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中坚力量,并且在有关创建犹太国家的政治辩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谴责英国方面在开放向巴勒斯坦移民问题上设置的障碍;难民营里经常爆发针对英国政策的大规模抗议活动。1948 年 5 月 14 日,美国和苏联承认了新成立的以色列国。美国国会也于 1948 年通过《流离失所者法案》(Displaced Persons Act),放宽了美国对于移民的限制。几年后,随着 8 万犹太难民定居美国,13.6 万定居以色列,2 万定居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和南非),难民的移民危机宣告结束。截至 1952 年,几乎所有的难民营均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