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 11 月 9 日夜里,第三帝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反犹暴乱。表面上看,这是犹太青年刺杀德国驻巴黎外交官激怒了德国人,从而导致骚乱。而事实上,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Joseph Goebbels) 和其他纳粹分子精心策划了这次暴乱。在两天时间内,暴徒们烧毁了 250 多座犹太会堂,砸抢了 7,000 多家犹太企业,杀害了许多犹太人,毁坏犹太人墓地,劫掠犹太人的医院、学校和家庭,而警察和消防队却袖手旁观,不予阻止。暴乱后来称为 Kristallnacht,也就是“水晶之夜”,因商店橱窗破碎的玻璃布满街道而得名。

这场反犹迫害之后的第二天早上,30,000 名德国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数百人在那里丧生。一些犹太妇女也被捕并送入当地监狱。除非交由非犹太人管理,否则犹太人企业不能重新开张。为限制犹太人每天的出门时间,对犹太人实行宵禁。

“水晶之夜”后,德国、奥地利的犹太儿童和青年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们早已不被允许进入博物馆、公共运动场和游泳馆,现在连公立学校也不允许他们入学。犹太年轻人与他们的父母一样,被完全隔离在德国社会之外。绝望之中,许多犹太成年人自杀。大多数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离开德国。

关键日期

1938 年 10 月 28 日
德国驱赶波兰犹太人

德国将约 17,000 名波兰犹太人驱逐出境,并强迫他们跨越边界进入波兰。波兰拒绝这些犹太人入境。大多数被驱逐者困在兹巴斯珍城 (Zbaszyn) 附近德国和波兰交界的无人区。这些被驱逐者中就有赫舍·格林斯潘 (Herschel Grynszpan) 的父母。赫舍·格林斯潘是一名居住在法国巴黎的 17 岁波兰裔犹太人。

1938 年 11 月 7 日
德国外交官在巴黎遭枪杀

居住在巴黎的 17 岁波兰裔犹太人赫舍·格林斯潘枪击了德国驻巴黎大使馆外交官恩斯特·冯·拉特 (Ernst vom Rath)。格林斯潘的父母与其他被驱逐者滞留在德国和波兰交界的无人区,格林斯潘这样做显然是对父母的命运感到绝望。纳粹利用这次刺杀煽动反犹情绪,声称格林斯潘并非单独行动,而是犹太人密谋反对德国的行动的一部分。两天后,冯·拉特身亡。

1938 年 11 月 9 日
约瑟夫·戈培尔要求采取极端行动

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Joseph Goebbels) 在慕尼黑向纳粹党徒发表了煽动性的反犹演讲。党徒们正集会纪念未遂的 1923 年纳粹政变,在这次政变中阿道夫·希特勒第一次试图掌权。讲演后,纳粹官员命令冲锋队 (SA) 和其他纳粹武装袭击犹太人,破坏他们的房子、企业和教堂。反犹暴力活动一直持续到 11 月 10 日清晨,后来被称为 Kristallnacht - “水晶之夜”。数十名犹太人丧生,数万犹太人被逮捕并送入集中营。

1938 年 11 月 12 日
纳粹对犹太人社团课以罚款

纳粹政权对德国犹太人社团罚款 10 亿马克(合 4 亿美元)。犹太人被命令清理暴乱造成的废墟和修理损坏的设施。并且无法因自身的损失获得保险赔偿。相反,纳粹政权没收了保险公司应支付给犹太财产所有者的赔偿。暴乱后,犹太人被系统地排除出德国社会公共生活的所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