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t with the title: "Die Nürnberger Gesetze." [Nuremberg Race Laws].

纽伦堡种族法

《纽伦堡种族法案》是什么?

1935年9月15日,纳粹政权颁布了两部新法律: 

  • 《帝国公民法》
  • 《德意志血统及荣誉保护法》

这两部法律被非正式地称为《纽伦堡法案》或《纽伦堡种族法案》,因其是在德国纽伦堡市举行的纳粹党集会上首次宣布的。

纳粹为什么要制定《纽伦堡种族法案》?

纳粹通过制定《纽伦堡法案》,希望其关于种族的理念成为法律。纳粹相信一种错误的理论,即世界分为不同的种族,而这些种族的强大程度和价值并不相同。纳粹认为日尔曼人属于所谓优等的“雅利安”种族,也认为所谓的雅利安日尔曼人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有价值的种族。

根据纳粹的说法,犹太人不是雅利安人。他们认为犹太人属于一个单独的种族,是所有种族中最低等的。纳粹坚信犹太人在德国的存在威胁到了德国人民,认为必须将犹太人与其他德国人分开,才能保护和巩固德国。《纽伦堡法案》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一步。

什么是《帝国公民法》?

纳粹党一直承诺,如果他们掌权,只有种族纯正的德国人才能拥有德国公民身份。《帝国公民法》使这条承诺成为了现实,该法律将公民定义为“具有德国血统或近亲血统”的人。这意味着被定义为单独种族的犹太人无法成为德国的正式公民,也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

什么是《德意志血统及荣誉保护法》?

《德意志血统及荣誉保护法》是一项针对被纳粹视为种族混合或“种族污染”(“Rassenschande”)行为的法律。它禁止犹太人与“具有德国血统或近亲血统”的人通婚和发生性行为。纳粹认为这些关系十分危险,会导致生出“混种”儿童,从而任由这些儿童及其后代破坏德国种族的纯洁性。

根据《纽伦堡法案》,如何定义犹太人?

根据《纽伦堡法案》,有三名或四名犹太祖父母的人是犹太人。如果祖父母属于犹太宗教社区,即被视为犹太人。由此可见,纳粹是根据个体的宗教信仰(犹太教)来定义犹太人,而不是根据纳粹主义认为犹太人所具有的种族特征。

法律还将德国的一些人归类为“ 混种人(“Mischlinge”)。根据法律,混种人既不是德国人也不是犹太人,这些人有一名或两名犹太祖父母。

纳粹政权要求每个人证明其祖父母的种族身份。为此,人们采用了宗教记录,其中包括洗礼记录、犹太社区记录和墓碑。

《纽伦堡法案》是否适用于其他群体?

适用。虽然该法案最初主要针对犹太人,但纳粹政府认定《纽伦堡法案》也适用于罗姆人(也称为吉普赛人)、黑人及其后裔。这些人不能成为德国的正式公民,也不能与“具有德国血统或近亲血统的人”通婚或发生性行为。

《纽伦堡法案》的后果是什么? 

《纽伦堡法案》使犹太人在法律层面有别于他们的非犹太邻居,从而改变了德国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纳粹政权颁布了越来越多的反犹太法律和法令。这些后期颁布的法律都以《纽伦堡法案》中对“犹太人”的定义为基准。其他法律或法令的案例包括:

  • 《个人姓氏更改法》(1938年8月)
  • 《犹太人护照法令》(1938年10月)
  • 《关于犹太人标记的警察条例》(1941年9月)

在纳粹政权将犹太人孤立与排除出德国社会其他群体的过程中,《纽伦堡法案》是重要一步。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