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aganda slide produced by the Reich Propaganda Office showing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feeding a person with a hereditary disease.

优生学

优生学理论在德国语境中表达为“种族卫生学”,塑造了纳粹德国的许多迫害政策。

关键事实

  • 1

    优生学或“种族卫生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场科学运动。

  • 2

    如今,优生学可能被视为伪科学,但在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里,它曾被视为最前沿的科学。优生学学会在大部分工业化国家兴起,尤其是美国、英国和德国。

  • 3

    优生学为纳粹的强制绝育政策和谋杀被收容残障人士的秘密“安乐死计划”(T4) 提供了依据。

背景

纳粹的许多迫害政策都源于种族卫生或优生学理论。在二十世纪前几十年,这种理论在国际科学界十分盛行。1883年,英国博物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 (Francis Galton) 爵士创造了“优生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良好的出生或种群”)。该词的德语对应表达为“种族卫生” (Rassenhygiene),由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普勒茨 (Alfred Ploetz) 于1895年首次使用。这场科学运动的理念体系核心认为,人类的遗传是固定且不可改变的。

优生学理论

优生学家认为,现代社会诸如犯罪、精神病、酗酒甚至贫穷等社会弊端都源于遗传因素。优生学理论的支持者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是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比如19世纪末欧洲和北美的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反,他们推动优生学的发展,期望以此解决他们所认为的公共卫生和道德水平下降的问题。

优生学家有三大目标。首先,他们试图找出导致社会弊病的“遗传”特征。其次,他们旨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生物学方法。最后,优生学家试图发起运动,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来对抗这些问题。 

优生学理论的国际影响

优生学在德国得到了最激进的诠释,但其影响的地区绝不仅限于德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优生学学会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兴起。在西欧和美国,优生学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受到追捧。这些地区的大多数支持者都赞同美国倡导者查尔斯·达文波特 (Charles Davenport) 的目标。达文波特主张将优生学发展为“一门致力于通过优化生育来改良人类的科学”。其拥趸为“积极的”优生学努力进行游说。他们主张制定旨在保持身体、种族和遗传“健康”个体的公共政策。例如,他们试图为“值得的”家庭提供婚姻咨询、孕产培训和社会福利。优生学的支持者希望以此鼓励“更优良的”家庭繁衍后代。

但支持社会“生育性”成员的做法导致了许多消极措施。例如,为了给“值得的”人提供支持,他们努力将“价值较低者”的经济资源转移到“值得的”人身上。优生学家还将矛头对准了精神病患者和认知障碍者。在德国和美国,优生学界的许多成员都提倡采取一些政策,将智力或社会能力有限的社会群体边缘化。他们提倡通过自愿或强制绝育来限制他们的生育。优生学家认为,能力减退与堕落、滥交和犯罪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德国和美国的优生学团体成员也认为“劣等”种族和穷人是具有威胁的。他们认为,这些群体因遗传缺陷而受到玷污,因而会危害国家,给社会带来经济负担。

优生学家“科学得出”的结论往往只是将大众的偏见融入其中。然而,通过运用“研究”和“理论”,优生学家可以将他们的理念包装成科学事实。

纳粹的种族卫生

1933年后,德国优生学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而可怕的道路。1914年之前,德国的种族卫生运动与英国和美国的同类运动并无太大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德国优生学界变得更加激进。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杀戮暴行,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经济也遭受了重创。这些因素加剧了那些被认为在遗传上“有价值”和“无价值”群体之间的分化。例如,有人认为,那些在遗传上“有价值”德国人已经牺牲在战场,而存活下来的都是被送进监狱、医院和福利机构的“无价值”德国人。在魏玛时代和纳粹早期,这类论调再次出现,为优生绝育和减少为残障人士和被收容者提供社会服务谋求合法性。

Eugenics poster entitled "The Nuremberg Law for the Protection of Blood and German Honor."

题为“纽伦堡保护德国血统和荣誉法”的优生学海报。这是一张德国中部边境的风格化地图,标示了雅利安种人和非雅利安人种之间禁止通婚的示意图,以及《保护德国血统法》的条文。下方的德文内容是:“保持血统纯净才能保证德国人民的生存。”

作者:
  • U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courtesy of Hans Pauli

到1933年,种族卫生理论已经深入专业人士和公众的思维。这些理论也影响了阿道夫·希特勒及其许多拥趸的思想。他们接受了一种融合了种族反犹主义和优生理论的意识形态。这样,希特勒政权就为以最具体、最激进的形式实施优生措施提供了背景和空间。

种族卫生塑造了纳粹德国的许多种族政策。医疗专业人士执行了其中的多种政策,并将目标指向被纳粹定义为“遗传疾病”的人(指患有精神、身体或社交障碍的人)。纳粹声称这些人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遗传和经济负担。

纳粹当局决心对被归为“遗传病”患者的生育能力进行干预。他们最先采取的优生措施之一是在1933年颁布了《预防后代遗传病法》(Prevention of Offspring with Hereditary Diseases)(《遗传健康法》(Hereditary Health Law))。该法律规定对九种残障和疾病患者实施强制绝育,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和“遗传性弱智”。这项法律最终导致纳粹德国40万德国人被强迫绝育。此外,优生观念还影响了德国1935年的《婚姻卫生法》(Marital Hygiene Law)。这项法律禁止“携带疾病、劣等或危险遗传物质”的人与“健康的”德国“雅利安人”通婚。

结语

优生学理论为“安乐死计划”(T4) 提供了依据。这项秘密计划的目标是杀害居住在德意志帝国各地医疗机构中的残障患者。据估计,有25万名患者沦为这场秘密杀戮行动的受害者,其中绝大多数是德国“雅利安人”。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our wor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Crown Family Philanthropies, Abe and Ida Cooper Foundation, the Claims Conference, EVZ, and BMF for supporting the ongoing work to create content and resources for the Holocaust Encyclopedia. View the list of all donors.

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