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大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营救犹太人和其他纳粹受害者并不是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对于怎样才能在德国战线之后展开大规模的营救活动,盟军政策制定者也莫衷一是。由于反犹主义(对犹太人的偏见或仇恨)、孤立主义、经济萧条和仇视外族(对外国人的偏见或恐惧)的部分原因,美国联邦政府的难民政策(由美国国务卿考代尔·霍尔制定)使难民很难得到进入美国的入境签证。
美国联邦政府也延迟了公布种族大屠杀报告的时间。1942 年 8 月,美国联邦政府收到电报,该电报确认纳粹全面根除欧洲犹太人的计划。由格尔哈特·里格纳尔(Gerhart Riegner,世界犹太人大会驻日内瓦代表)发出的电报并未传送到其他政府官员手中。美国国务院要求同样收到电报的美国人斯蒂芬·魏斯(Stephen Wise)拉比不要公开此电报。
关于纳粹暴行的电报常常因为美国的压力无法全部发表。1943 年,波兰情报员杨·卡拉斯基(Jan Karski)将华沙隔都的犹太领导人发出的关于大屠杀的电报通知给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但美国没有立即采取措施。美国国会两次否决了一项法案,拒绝接纳 10,000 名无家可归的犹太儿童进入美国。
1943 年 4 月 19 日,美国和英国代表在百慕大召开会议,希望能找到解决战时难民问题的解决方案。但百慕大会议并未产生任何重大建议。1944 年 1 月,罗斯福建立战时难民事务委员会(隶属于财政部),帮助有危险的难民逃亡。从表面上看,纽约州的安大略港 (Fort Ontario) 成为向难民开放的自由口岸。但是,到安大略港的难民并不是来自纳粹占领区,而是来自解放区。
到 1944 年春,盟军得知奥斯威辛-比克瑙 (Auschwitz-Birkenau) 灭绝营使用毒气杀人。犹太领导人请求美国政府轰炸毒气室和通往集中营的铁路,但未能成功。即使在美英空军拥有了打击西里西亚(奥斯威辛所在地区)的能力之后,美国官员依旧认为美国空军无力对这些目标实施充分精确的空中打击,为了尽快赢得战争,盟军将专注于轰炸军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