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兹隔都的犹太人被装上载货火车放逐到海乌姆诺 (Chelmno) 灭绝营。

犹太人大屠杀 (1933-1945) 是纳粹德国政权及其盟友和合作者对 600 万欧洲犹太人实施的有组织、国家支持的迫害和种族灭绝。1933 年,阿道夫·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大屠杀即始于此,直至1945 年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纳粹德国才结束。 

纳粹党主张进行反犹主义的政治运动。1933 年,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开始利用政府打击犹太人,并将犹太人排除在德国社会之外。在实行一系列反犹措施的同时,纳粹德国政权制定了歧视性法律,并针对德国犹太人实施有组织的暴力行为,利用此类措施逼迫德国犹太人移居国外。

20 世纪 30 年代末,纳粹在奉行侵略性外交政策与进行领土扩张的同时,将反犹主义政策延伸至德国以外。在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通过征战、结盟以及扶持傀儡政权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对欧洲的控制。到 1942 年,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与北非部分地区都已处在纳粹德国的控制之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头目们对待欧洲 900 万犹太人的方式从迫害演变至极端的大规模屠杀。1939 年 9 月,在德国入侵波兰期间,德国当局残暴地对待平民,其中包括针对大批犹太人的暴力行径。德国当局建立了犹太人聚居的隔都,以便在被占领的波兰孤立犹太人并使其自生自灭。隔都是在城市或城镇中被划分出的区域,德国占领者强迫犹太人生活在里面。隔都里的条件往往过度拥挤且极不卫生,犹太人的生活充斥着饥饿、泛滥的疾病以及肆意的暴力。最终,德国当局还在其占领的东欧其他地区和匈牙利建立起隔都,1939 年至 1945 年期间,数十万犹太人丧命于其中。 

1941 年,纳粹高层决定对欧洲犹太人实施大规模屠杀,并委婉地称其为“犹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这一种族灭绝的决策背景是德国在 1941 年 6 月进攻苏联。在被德国占领的东欧城市、城镇和村庄,德国军队对当地犹太人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枪杀,屠杀了全部犹太社区。除枪杀外,德国军队还使用专门设计的移动毒气车来实施杀害。在这些屠杀行动中,被害的犹太男性、女性儿童多达 200 万名。 

1942 年,波兰德占区内的灭绝营

1941 年和 1942 年,纳粹德国在其占领的波兰建立了五个屠杀地点:切姆诺 (Chelmno)、贝尔赛克 (Belzec)、索比堡 (Sobibor)、特雷布林卡 (Treblinka) 和奥斯威辛-比克瑙 (Auschwitz-Birkenau)。德国当局在其盟友和合作者的协助下,将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运送至这些屠杀地。其中小部分犹太人被选出从事强制劳动,但绝大多数人在抵达后几乎立即就被害于毒气室或毒气车中。五个屠杀地点所杀害的犹太男性、女性和儿童高达近 270 万。

许多人都对实施大屠杀和“最终解决方案”难辞其咎。在最高决策层面上,阿道夫·希特勒鼓动、命令、批准和支持了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的种族灭绝。但是,希特勒并非单独行动,其他纳粹头目们也直接协调、计划并执行了大屠杀,他们发动众多德国机构、组织和个人迫害犹太人、挑起战争并进行大规模杀戮。纳粹德国还得到了轴心国盟友及其占领区内合作者的帮助——没有数百万欧洲人(包括德国人及其他国家的人)参与,大屠杀便不可能实现。 

犹太人大屠杀特指 1933 年至 1945 年间对 600 万犹太人实施的有组织、国家支持的迫害和种族灭绝。然而,在同一时期,还有数百万其他受害者遭到纳粹的迫害与谋杀。除犹太人外,纳粹还对被视为德国人民威胁的其他群体实施了迫害,这些群体包括纳粹政敌、耶和华见证人、被指控为同性恋的男子、所谓的非社会群体、被指控为职业罪犯或惯犯的人、非裔德国人、残障人士以及罗姆人(吉普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政权还大规模地杀害了其认定的种族、政治或意识形态敌人,包括残障人士、罗姆人、波兰人(尤其是波兰知识分子和精英)、苏联军官和苏联战俘。 

1945 年 5 月,直至同盟国击败纳粹德国,欧洲战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才由此结束。

尽管纳粹德国政权试图全力灭绝欧洲所有的犹太人,但仍有部分人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盟军在发起一系列攻势后挺进欧洲大陆,也将犹太人从纳粹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他们的幸存,是异乎寻常的环境、个人选择、他人(包括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帮助以及纯粹的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巴特莱辛哈尔 (Bad Reichenhall) 难民营的儿童。

许多大屠杀幸存者在努力建立战后的新生活时,依旧持续面临暴力的反犹主义的威胁和流离失所的风险。那些无法或不愿返回战前家园的人们只能被安置到难民营中,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在此等待多年,才能够移民并开始重建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