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lf Hitler stands with an SA unit during a Nazi parade in Weimar [LCID: 02286]](https://encyclopedia.ushmm.org/images/large/f51e7654-888b-401c-a856-51900a207a0d.jpg.pagespeed.ce.OavqoMwpdd.jpg)
希特勒开始掌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德国的形势非常严峻。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对该国的冲击格外严重,数百万人失业。德国在十五年前的一战中战败的屈辱仍历历在目,民众对弱小的魏玛共和国政府缺乏信心。现实为新领导人的崛起提供了机会,阿道夫·希特勒及其所属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或简称纳粹党)抓住了这一时机。
希特勒是一位强有力且极具个人魅力的演说者。他吸引了大量渴望改变现状的民众,他承诺会带来更好的生活以及一个全新的德国,重现以往的荣耀。纳粹对失业者、年轻人、社会中下阶层(小商业主、办公室雇员、手工业者和农民)特别具有吸引力。
纳粹党的崛起非常迅速。经济萧条来袭之前,纳粹党还鲜为人知,它在 1924 年的选举中仅得到 3% 的国会(德国议会)投票。而在 1932 年的选举中,纳粹党赢得了 33% 的投票,此数字要高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1933 年 1 月,希特勒被任命为国家总理,领导德国政府,许多德国人坚信他们找到了国家的救世主。
关键日期
1919 年 6 月 28 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凡尔赛和约》缔结而结束
在一战德国战败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盟国)向德国强加了各种苛刻的条款。德国在领土被入侵的威胁下,被迫签署了该条约。和约的内容包括:德国承认对战争负责,同意支付巨额赔款,裁军到十万人并割让领土给邻国等等。《凡尔赛和约》在德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政治不满。阿道夫·希特勒承诺扭转这一局面,因此很快就赢得了支持。·
1929 年 10 月 24 日
纽约股市崩盘
纽约股市崩盘造成的股票市值大跌导致了一连串的企业破产行为。美国出现了大范围的失业现象,“大萧条”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德国,截至 1932 年 6 月,约有六百万人失业。经济的困苦在一夕之间为纳粹党赢得了支持。因此,在 1932 年 6 月的选举中,纳粹党在国会(德国议会)选举中赢得了将近 40% 的选票,成为德国议会中的最大党派。
1932 年 11 月 6 日
纳粹在国会选举中支持率降低
在 1932 年 11 月的选举中,与 6 月的上一次选举相比,纳粹失去了将近两百万票。纳粹党这次仅赢得了 33% 的投票。显然,纳粹无法在民主选举获得大多数选票,阿道夫·希特勒只能与保守派结盟。经过几个月的协商,1933 年 1 月 30 日,德国总统保尔·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在看似由保守主义者掌控的政府中担任德国总理。